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中心 > 行业资讯

国际黄金现货走势即时图

国际白银现货走势即时图

清代钱币曾被忽视大量珍品流失 有捡漏机会

发布时间:2017-05-22 录入:聚金堂 加入收藏 标签:

近年各种古币陆续出土,甚至改写了一些前人研究而成的定论。以光定元宝为例,史料上向来只记载有楷书版,但自1981年内蒙古出土了一批篆书版后,学术界和收藏界更新了这一观点。对于收藏者来说,这种层出不穷的推陈出新提供了不少契机,书本未记载的品种往往是收藏者“捡漏”的机会。  


在历代钱币中,最有“捡漏”机会的应该是清代钱币。主要是因为即使到了上世纪40年代,清钱还未受重视,许多收藏行家认为清代时代太近,其钱币唾手可得、不值一藏,导致大量珍品流失。  


比如清同治钱传世量颇多,但其中不乏精品的版本,宝广局(即广东钱局)铸造的同治钱就是一个典型。考究可知因为同治年间铸钱成本极高,地方多不愿意大量铸造而浪费成本,当时广东只为应付清政府之命而铸造极少数量。  


目前,100多斤同治钱中也难以找到一枚宝广局的同治钱,真品价格至少可达数千元。  


“捡漏”客观存在,但不是每一次都存在,也不会发生在所有收藏者身上。  



只有熟习历史、实物,把研究和收藏结合起来的收藏研究者,才能拥有这样的幸运。他强调史料和文献对于收藏者的重要性,也提醒不可尽信书。  


例如,有清史中写有宝广局的雍正钱,其实当时宝广局已撤,世上并无该宝广局的雍正钱。


上一篇:三孔金银币5月缩量发行成市场白马

下一篇:大清银币稀品价格奇高

     

 •立即获得免费定制设计方案

注:星号栏目为必填栏目
* *
* *

联系电话:13764627662

E-mail:571102000@qq.com

地址:市区办-上海市宝山区沪太路2899弄65号505(绿地科技) 车间-嘉定区恒冠路508号

上海聚金堂金银章定制_上海铸造工艺/贵金属工艺定制/定制金银章/金银定制

欢迎添加
关注我们
微信咨询

回到顶部